diff --git a/SVD-for-homogeneous-linear-equation/index.html b/SVD-for-homogeneous-linear-equation/index.html index 5ae234e..481e047 100644 --- a/SVD-for-homogeneous-linear-equation/index.html +++ b/SVD-for-homogeneous-linear-equation/index.html @@ -85,7 +85,7 @@ animation-duration: 1.2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65),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img/workaround.jpg) ">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20200907211531-1599484533.png) ">
@@ -207,17 +207,9 @@ $$
- -
DavidZ
凡事都要留几分diff --git a/acrylic-not-working/index.html b/acrylic-not-working/index.html index a9c612c..3049caa 100644 --- a/acrylic-not-working/index.html +++ b/acrylic-not-working/index.html @@ -86,7 +86,7 @@ animation-duration: 1.2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65),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img/workaround.jpg) ">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20200907211531-1599484533.png) ">
@@ -156,17 +156,9 @@ -
-DavidZ
凡事都要留几分diff --git a/anu-comp2310-assignment1/index.html b/anu-comp2310-assignment1/index.html index 39f2c7c..592e434 100644 --- a/anu-comp2310-assignment1/index.html +++ b/anu-comp2310-assignment1/index.html @@ -90,7 +90,7 @@ animation-duration: 1.2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65),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2020-01-11-anu-comp2310-assignment1/cover.png) ">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截图-1599486510.png) ">
@@ -107,7 +107,7 @@ 文章字数 - 17k + 18k @@ -166,8 +166,8 @@ 我采用的是球形模型,这个模型参考于这次作业的 Examples。
-在和我的同学互相交流时,这个模型是最普遍的,解决方案是最多的,效果也是相对最好的。

-
+
+球形模型设计的两大重点是:
车
都均匀平等地分布在球面上(球面是个相对概念,可以是球壳???)。¶能量球位置估计(Energy Globe Position Estimation)
-
+这个问题类似于一个追击问题(红球是一个匀速导弹,蓝球是拦截导弹),我们需要求的是预计追击时间$T_e$。
能量球
到追击点$P_m$,两个坐标相同,所以,$$
@@ -230,7 +230,7 @@ $$
¶半径决策(Radius Determination)
-
+半径向量:
@@ -243,7 +243,7 @@ $$Destination
的初始值是(0, 0, 0)
,这样能够避免一开始时车
四散,导致失去联系,不能构成球形。¶使用当前能量优化半径(Radius Optimization With Current Charge)
-
+
@@ -252,7 +252,7 @@ $$0.75
和0.25
都是人为确定的,没什么依据😄。注意
-这个机制未经过控制变量实验验证,只是理论上分析得到的。

+因为
车
和车
离的足够近时会发生碰撞,表现为大家都减速不动。所以当一个车
从外层到能量球
去加油时,周围的车
减速会一定程度的减少碰撞的发生。实现时,需要在消息结构中添加
Vehicle_Charge
来判断谁的能量更低。¶Stage C
@@ -276,10 +276,10 @@ $$当上述条件为真时,
车
才会选择更新的信息。¶使用旋转优化(Optimization With Rotation)
-
-
-
-
+
+
+
+相对于静态的在球面等待,动态的在球面旋转在实验中取得了更稳定的表现。
@@ -255,7 +255,7 @@
diff --git a/categories/Study/index.html b/categories/Study/index.html index 6dfef67..9ddb106 100644 --- a/categories/Study/index.html +++ b/categories/Study/index.html @@ -130,7 +130,7 @@ animation-duration: 2.8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56),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2020-01-11-anu-comp2310-assignment1/cover.png);">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截图-1599486510.png);">
@@ -258,7 +258,7 @@ cos\theta & sin\theta \\
diff --git a/hello-world/index.html b/hello-world/index.html index 7faf1cc..a21cfdf 100644 --- a/hello-world/index.html +++ b/hello-world/index.html @@ -86,7 +86,7 @@ animation-duration: 1.2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65),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2020-01-06-hello-world/cover.jpg) "> + url(/img/cover.jpg) ">
@@ -162,7 +162,7 @@ @@ -184,7 +184,7 @@
DavidZ
凡事都要留几分diff --git a/index.html b/index.html index ee71f2a..ea5b95d 100644 --- a/index.html +++ b/index.html @@ -130,7 +130,7 @@ animation-duration: 2.8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56),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img/workaround.jpg);">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20200907211531-1599484533.png);">
@@ -258,7 +258,7 @@ cos\theta & sin\theta \\
@@ -308,7 +308,7 @@ cos\theta & sin\theta \\
@@ -363,7 +363,7 @@ cos\theta & sin\theta \\
@@ -417,7 +417,7 @@ cos\theta & sin\theta \\
@@ -526,7 +526,7 @@ cos\theta & sin\theta \\
@@ -543,7 +543,7 @@ cos\theta & sin\theta \\ 文章字数 - 2.3k + 2.4k @@ -582,7 +582,7 @@ cos\theta & sin\theta \\
@@ -639,7 +639,7 @@ cos\theta & sin\theta \\
diff --git a/inspur-internship/index.html b/inspur-internship/index.html index 8ed84dd..9f82695 100644 --- a/inspur-internship/index.html +++ b/inspur-internship/index.html @@ -335,7 +335,7 @@ set(LIBRARY_OUTPUT_PATH ${CMAKE_BINARY_DIR}/lib/) @@ -357,7 +357,7 @@ set(LIBRARY_OUTPUT_PATH ${CMAKE_BINARY_DIR}/lib/)
DavidZ
凡事都要留几分diff --git a/inspur-ip-guard-uninstallation/index.html b/inspur-ip-guard-uninstallation/index.html index 59e654c..c97f1a1 100644 --- a/inspur-ip-guard-uninstallation/index.html +++ b/inspur-ip-guard-uninstallation/index.html @@ -260,7 +260,7 @@ C:\WINDOWS\SysWOW64\drivers @@ -282,7 +282,7 @@ C:\WINDOWS\SysWOW64\drivers
-
+

-
+




-
+
-
+
@@ -149,7 +149,7 @@
文章字数
- 2.3k
+ 2.4k
diff --git a/tags/Linux/index.html b/tags/Linux/index.html
index a56c581..70f8550 100644
--- a/tags/Linux/index.html
+++ b/tags/Linux/index.html
@@ -130,7 +130,7 @@
animation-duration: 2.8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56),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2020-02-21-jenkins-update-solution-inside-gfw/intro.png);">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下载超时-1599485061.png);">
@@ -201,7 +201,7 @@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netdata-1599485973.png);">
@@ -213,7 +213,7 @@ $$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Eisvogel-1599485385.png);">
@@ -206,7 +206,7 @@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windows-terminal-1599486124.png);">
diff --git a/tags/R/index.html b/tags/R/index.html
index 304676d..9803a0f 100644
--- a/tags/R/index.html
+++ b/tags/R/index.html
@@ -130,7 +130,7 @@
animation-duration: 2.8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56),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img/workaround.jpg);">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20200907211531-1599484533.png);">
diff --git a/tags/Shell/index.html b/tags/Shell/index.html
index e3ec0d3..e47aaec 100644
--- a/tags/Shell/index.html
+++ b/tags/Shell/index.html
@@ -130,7 +130,7 @@
animation-duration: 2.8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56),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2020-02-10-kinsing-virus/cover.jpg);">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netdata-1599485973.png);">
@@ -149,7 +149,7 @@
文章字数
- 2.3k
+ 2.4k
diff --git a/tags/Terminal/index.html b/tags/Terminal/index.html
index 62db71d..76ab35f 100644
--- a/tags/Terminal/index.html
+++ b/tags/Terminal/index.html
@@ -130,7 +130,7 @@
animation-duration: 2.8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56),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2020-01-31-beauty-is-productivity-windows-terminal/cover.jpg);">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windows-terminal-1599486124.png);">
diff --git a/tags/Windows/index.html b/tags/Windows/index.html
index 21e1939..f4def77 100644
--- a/tags/Windows/index.html
+++ b/tags/Windows/index.html
@@ -130,7 +130,7 @@
animation-duration: 2.8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56),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img/workaround.jpg);">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20200907211531-1599484533.png);">
DavidZ
凡事都要留几分diff --git a/jenkins-update-solution-inside-gfw/index.html b/jenkins-update-solution-inside-gfw/index.html index 9f1d451..485a68f 100644 --- a/jenkins-update-solution-inside-gfw/index.html +++ b/jenkins-update-solution-inside-gfw/index.html @@ -86,7 +86,7 @@ animation-duration: 1.2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65),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2020-02-21-jenkins-update-solution-inside-gfw/intro.png) ">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下载超时-1599485061.png) ">
@@ -149,7 +149,7 @@
¶前言
闲来无聊,在家折腾 DevOps,第一步当然是部署一个 Jenkins 啦,然而一顿操作猛如虎,插件一个都下载不下来,总不能给 Jenkins 加个代理吧,所以有了下面这一通折腾。
¶原因
-
+根据经验,国外这些软件下载失败基本上都是因为链接不上服务器,换个源就好了。所以简单百度,找到大量相关教程,换了清华源在内的四五个镜像源,均无效。
这就非常奇怪了,所以我打开了清华源的update-center.json,仔细看了看,发现了蹊跷之处。原来,这个文件里面基本上所有插件的链接都指向了官网链接
http://updates.jenkins-ci.org/download/plugins/
。所以我们使用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jenkins/updates/update-center.json
只加速了下载这个文件的过程,而并没有加速下载插件的过程。¶解决方案
@@ -179,7 +179,7 @@ @@ -201,7 +201,7 @@DavidZ
凡事都要留几分diff --git a/kinsing-virus/index.html b/kinsing-virus/index.html index 4fbda29..f4b74d9 100644 --- a/kinsing-virus/index.html +++ b/kinsing-virus/index.html @@ -86,7 +86,7 @@ animation-duration: 1.2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65),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2020-02-10-kinsing-virus/cover.jpg) ">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netdata-1599485973.png) ">
@@ -103,7 +103,7 @@ 文章字数 - 2.3k + 2.4k @@ -149,15 +149,15 @@
¶前言
2020 年开年不顺,20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从年三十居家隔离到了正月十五,没想到自己的服务器也”感染“上了病毒 - Kinsing(进程的名字,姑且这样称呼)。
¶发现
-
+偶然看了看服务器状态,发现 CPU 占用一直保持在 100%上下,有些蹊跷。
难道是我的博客访问量
-暴增???那是当然不可能的,然后我去看了看Portainer看了看,果然,
+这个随机名称的容器就是 Kinsing 基于 Ubuntu 的容器,CPU 占用 100%。
-
+简单看了看容器里面的进程表,第一个运行了一个 shell 脚本,这个病毒就是这个脚本下载启动的关键,我打开看了看,
也没看懂,大概是下载了几个可执行文件。第二个是 cron,这个是定时脚本,我猜应该是病毒定时检查一下运行情况?第三个好像是个守护进程,第四个应该是用于容器保持,第五个在网上能搜到,是个挖矿的程序。无聊的我还简单看了看这个脚本的服务器 IP,
-
+难道是俄罗斯大佬???
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来,前几天为了调试certbot的 Dockerfile, 我直接打开了 Docker 的远程访问,在默认的情况下是没有任何加密措施的。
这样,就真相大白了,这个病毒通过未加密的接口,在我的服务器上运行了挖矿的容器来盈利,同时也占用了服务器全部的 CPU😢.
@@ -181,7 +181,7 @@ @@ -203,7 +203,7 @@DavidZ
凡事都要留几分diff --git a/multiline-equation-in-hexo/index.html b/multiline-equation-in-hexo/index.html index 402a0e0..0713697 100644 --- a/multiline-equation-in-hexo/index.html +++ b/multiline-equation-in-hexo/index.html @@ -88,7 +88,7 @@ $$ animation-duration: 1.2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65),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img/workaround.jpg) ">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20200907211531-1599484533.png) ">
@@ -183,17 +183,9 @@ $$ -
-DavidZ
凡事都要留几分diff --git a/page/2/index.html b/page/2/index.html index c80abf9..8c43f53 100644 --- a/page/2/index.html +++ b/page/2/index.html @@ -256,7 +256,7 @@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截图-1599486510.png);">
+ url(/img/welcome-cover.jpg);">
-
+
@@ -149,7 +149,7 @@
文章字数
- 17k
+ 18k
diff --git a/tags/Ada/index.html b/tags/Ada/index.html
index e65d89b..39dfe1d 100644
--- a/tags/Ada/index.html
+++ b/tags/Ada/index.html
@@ -130,7 +130,7 @@
animation-duration: 2.8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56),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2020-01-11-anu-comp2310-assignment1/cover.png);">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截图-1599486510.png);">
@@ -149,7 +149,7 @@
文章字数
- 17k
+ 18k
diff --git a/tags/Docker/index.html b/tags/Docker/index.html
index ba26b9c..d9f0757 100644
--- a/tags/Docker/index.html
+++ b/tags/Docker/index.html
@@ -130,7 +130,7 @@
animation-duration: 2.8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56),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2020-02-10-kinsing-virus/cover.jpg);">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netdata-1599485973.png);">
@@ -273,7 +273,7 @@ 文章字数 - 17k + 18k @@ -312,7 +312,7 @@
diff --git a/rattle-change-language/index.html b/rattle-change-language/index.html index 26958a1..7db78ad 100644 --- a/rattle-change-language/index.html +++ b/rattle-change-language/index.html @@ -88,7 +88,7 @@ animation-duration: 1.2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65),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img/workaround.jpg) ">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20200907211531-1599484533.png) ">
@@ -158,17 +158,9 @@ -
-DavidZ
凡事都要留几分diff --git a/search.xml b/search.xml index ae31748..e2a9ddf 100644 --- a/search.xml +++ b/search.xml @@ -102,7 +102,7 @@/jenkins-update-solution-inside-gfw/
- 
+ 
@@ -127,7 +127,7 @@
/write-latex-report-with-markdown/
- 

- INPUT: Pandoc 的输入。
- reader: 把输入解析成 AST。
- AST(Abstract Syntax Tree): 抽象语法树,这个是 Pandoc 的核心组件,是对所有支持的文件类型的抽象。
- filter: 这里就是我们的过滤器了,注意他的输入和输出都是 AST。
- writer: 把 AST 解析成输出。
- OUTPUT: Pandoc 的输出。
- pandoc-crossref
类型 标识 引用 图片 公式 表格 段落 代码块
- pandoc-citeproc

+ 

- INPUT: Pandoc 的输入。
- reader: 把输入解析成 AST。
- AST(Abstract Syntax Tree): 抽象语法树,这个是 Pandoc 的核心组件,是对所有支持的文件类型的抽象。
- filter: 这里就是我们的过滤器了,注意他的输入和输出都是 AST。
- writer: 把 AST 解析成输出。
- OUTPUT: Pandoc 的输出。
- pandoc-crossref
类型 标识 引用 图片 公式 表格 段落 代码块
- pandoc-citeproc

@@ -179,7 +179,7 @@
/kinsing-virus/
- 



- 删掉容器和镜像
- 关闭 Docker 远程访问即可。如果不想关闭的话也可以用 https 的方式加密。
- 扫描全网的 2375 这个默认端口
- 用 Docker API 连接并部署容器
- 执行脚本运行挖矿程序
+ 



- 删掉容器和镜像
- 关闭 Docker 远程访问即可。如果不想关闭的话也可以用 https 的方式加密。
- 扫描全网的 2375 这个默认端口
- 用 Docker API 连接并部署容器
- 执行脚本运行挖矿程序
@@ -208,7 +208,7 @@
/windows-package-manager-scoop/
- - 好用的 Shell - 现在可以用 PowerShell Core 或者 WSL 暂时代替。
- 好用的包管理器 - 在开发时 C/Cpp 的库可以用VCPKG,而日常使用的软件就可以使用本文的主角Scoop 了。





- gitignore - 从 gitignore.io 获取 .gitignore 文件模板并打印出来。
- ln - 类似于 Linux 的 ln,实现"软连接"。
- runat - at 命令(微软从 Windows Server 2012 开始废弃)。
- say - 类似于 MacOS 的 say,让电脑说话。
- shasum - 类似于 Linux 下的 shasum,校验文件。
- sudo - 类似于 Linux 的 sudo,但是会显示 UAC 弹出窗口。
- time - 类似 Linux 的 time,显示程序运行时间。
- touch - 类似 Linux 的 touch,创建文件。
- vimtutor - 因为 Scoop 中的 vim 自带的 vimtutor 无法使用,所以有了这个。






- package-name.exe
- package-name.ps1
- package-name.shim
+ - 好用的 Shell - 现在可以用 PowerShell Core 或者 WSL 暂时代替。
- 好用的包管理器 - 在开发时 C/Cpp 的库可以用VCPKG,而日常使用的软件就可以使用本文的主角Scoop 了。





- gitignore - 从 gitignore.io 获取 .gitignore 文件模板并打印出来。
- ln - 类似于 Linux 的 ln,实现"软连接"。
- runat - at 命令(微软从 Windows Server 2012 开始废弃)。
- say - 类似于 MacOS 的 say,让电脑说话。
- shasum - 类似于 Linux 下的 shasum,校验文件。
- sudo - 类似于 Linux 的 sudo,但是会显示 UAC 弹出窗口。
- time - 类似 Linux 的 time,显示程序运行时间。
- touch - 类似 Linux 的 touch,创建文件。
- vimtutor - 因为 Scoop 中的 vim 自带的 vimtutor 无法使用,所以有了这个。






- package-name.exe
- package-name.ps1
- package-name.shim
@@ -235,7 +235,7 @@
/beauty-is-productivity-windows-terminal/
- 






+ 






@@ -293,7 +293,7 @@
/anu-comp2310-assignment1/
- 

- 所有的
- 所有的
- 判断
- 发送信息
- 接受信息
- 设置目的地和油门
- 获得
- 在允许中央控制时,该问题存在最优解,该最优解应该是一个数学问题,对我来说难度过大。
- 后面的 Stage 2,3,4 均不允许中央控制。




- 如何决策去围绕哪一个
- 如何自适应球形模型大小的变化







- 半径过大,此时会有更多的
- 半径国小,此时会有更多的
- 半径正好,进到通讯环以内的
- 在消息中添加三个字段:
- 所有的
- 在最开始,所有的
- 如果
- 检查自己的编号是否在
- 在上一次更新时间又

Initial Number Target Number Duration Test times Average Result Survival Rate Average Frame Rate 32 32 5 min 5 31.8 0.99375 30 Hz 64 64 5 min 5 63.4 0.990625 28 Hz 128 128 5 min 5 126.8 0.990625 20 Hz 256 256 5 min 5 233 0.910156 9 Hz

Initial Number Target Number Duration Test times Average Result Survival Rate Average Frame Rate 32 32 5 min 5 26.8 0.8375 30 Hz 64 64 5 min 5 60.2 0.940625 28 Hz 128 128 5 min 5 109.2 0.853125 20 Hz 256 256 5 min 5 208.2 0.813281 9 Hz

Initial Number Target Number Duration Test times Average Result Survival Rate Average Frame Rate 32 42 5 min 5 24 0.571429 30 Hz 64 42 5 min 5 37.4 0.890476 28 Hz 128 100 5 min 5 83.4 0.834 20 Hz 256 150 5 min 5 133 0.886667 9 Hz

]]>
+ 

- 所有的
- 所有的
- 判断
- 发送信息
- 接受信息
- 设置目的地和油门
- 获得
- 在允许中央控制时,该问题存在最优解,该最优解应该是一个数学问题,对我来说难度过大。
- 后面的 Stage 2,3,4 均不允许中央控制。




- 如何决策去围绕哪一个
- 如何自适应球形模型大小的变化







- 半径过大,此时会有更多的
- 半径国小,此时会有更多的
- 半径正好,进到通讯环以内的
- 在消息中添加三个字段:
- 所有的
- 在最开始,所有的
- 如果
- 检查自己的编号是否在
- 在上一次更新时间又

Initial Number Target Number Duration Test times Average Result Survival Rate Average Frame Rate 32 32 5 min 5 31.8 0.99375 30 Hz 64 64 5 min 5 63.4 0.990625 28 Hz 128 128 5 min 5 126.8 0.990625 20 Hz 256 256 5 min 5 233 0.910156 9 Hz

Initial Number Target Number Duration Test times Average Result Survival Rate Average Frame Rate 32 32 5 min 5 26.8 0.8375 30 Hz 64 64 5 min 5 60.2 0.940625 28 Hz 128 128 5 min 5 109.2 0.853125 20 Hz 256 256 5 min 5 208.2 0.813281 9 Hz

Initial Number Target Number Duration Test times Average Result Survival Rate Average Frame Rate 32 42 5 min 5 24 0.571429 30 Hz 64 42 5 min 5 37.4 0.890476 28 Hz 128 100 5 min 5 83.4 0.834 20 Hz 256 150 5 min 5 133 0.886667 9 Hz

]]>
diff --git a/sitemap.xml b/sitemap.xml
index 5e4afd3..5eb321f 100644
--- a/sitemap.xml
+++ b/sitemap.xml
@@ -4,7 +4,7 @@
https://blog.davidz.cn/whoami/
- 2020-07-10T03:54:55.950Z
+ 2020-09-07T13:13:14.236Z
diff --git a/tags/ANU/index.html b/tags/ANU/index.html
index d1db7f3..d7baa81 100644
--- a/tags/ANU/index.html
+++ b/tags/ANU/index.html
@@ -130,7 +130,7 @@
animation-duration: 2.8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56),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2020-01-11-anu-comp2310-assignment1/cover.png);">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截图-1599486510.png);">
原创发表于 DavidZ Blog,遵循 CC 4.0 BY-NC-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前言
闲来无聊,在家折腾 DevOps,第一步当然是部署一个 Jenkins 啦,然而一顿操作猛如虎,插件一个都下载不下来,总不能给 Jenkins 加个代理吧,所以有了下面这一通折腾。
¶原因
根据经验,国外这些软件下载失败基本上都是因为链接不上服务器,换个源就好了。所以简单百度,找到大量相关教程,换了清华源在内的四五个镜像源,均无效。
这就非常奇怪了,所以我打开了清华源的update-center.json,仔细看了看,发现了蹊跷之处。原来,这个文件里面基本上所有插件的链接都指向了官网链接
http://updates.jenkins-ci.org/download/plugins/
。所以我们使用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jenkins/updates/update-center.json
只加速了下载这个文件的过程,而并没有加速下载插件的过程。¶解决方案
那么解决方案就很简单了,我们只需要把
/var/jenkins_home/updates/default.json
这个文件中的所有替换成,
这样就好啦,但是总不能每次都自己手动替换吧,所以有下面这两个稍微复杂一点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方案 1 使用 nginx 重定向
这个方法是参考的jenkins 插件下载加速最终方案
具体我没有试,但是我之前写过 Nginx 的重定向,简单来讲就是遇到官方的地址,就重定向到清华源,配置起来稍微复杂一点。
¶方案 2 自己搭建 Jenkins Update Center
这个是我自己尝试出来的,原理就是我在服务器上定时(每小时)从清华源下载
update-center.json
,然后再把里面的 URL 替换成正确的地址,然后对外提供服务。但是 Jenkins 对于
update-center.json
的地址有验证,具体验证方法不清楚(我实在是懒的研究了)。我在 Jenkins 的 Issue 里面找到一个老哥说验证这个功能可以通过属性参数关闭,于是,这个问题就很简单啦。
加上这个属性就好啦。
具体教程
哈,插件全秒!😄
]]>原创发表于 DavidZ Blog,遵循 CC 4.0 BY-NC-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前言
闲来无聊,在家折腾 DevOps,第一步当然是部署一个 Jenkins 啦,然而一顿操作猛如虎,插件一个都下载不下来,总不能给 Jenkins 加个代理吧,所以有了下面这一通折腾。
¶原因
根据经验,国外这些软件下载失败基本上都是因为链接不上服务器,换个源就好了。所以简单百度,找到大量相关教程,换了清华源在内的四五个镜像源,均无效。
这就非常奇怪了,所以我打开了清华源的update-center.json,仔细看了看,发现了蹊跷之处。原来,这个文件里面基本上所有插件的链接都指向了官网链接
http://updates.jenkins-ci.org/download/plugins/
。所以我们使用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jenkins/updates/update-center.json
只加速了下载这个文件的过程,而并没有加速下载插件的过程。¶解决方案
那么解决方案就很简单了,我们只需要把
/var/jenkins_home/updates/default.json
这个文件中的所有替换成,
这样就好啦,但是总不能每次都自己手动替换吧,所以有下面这两个稍微复杂一点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方案 1 使用 nginx 重定向
这个方法是参考的jenkins 插件下载加速最终方案
具体我没有试,但是我之前写过 Nginx 的重定向,简单来讲就是遇到官方的地址,就重定向到清华源,配置起来稍微复杂一点。
¶方案 2 自己搭建 Jenkins Update Center
这个是我自己尝试出来的,原理就是我在服务器上定时(每小时)从清华源下载
update-center.json
,然后再把里面的 URL 替换成正确的地址,然后对外提供服务。但是 Jenkins 对于
update-center.json
的地址有验证,具体验证方法不清楚(我实在是懒的研究了)。我在 Jenkins 的 Issue 里面找到一个老哥说验证这个功能可以通过属性参数关闭,于是,这个问题就很简单啦。
加上这个属性就好啦。
具体教程
哈,插件全秒!😄
]]>原创发表于 DavidZ Blog,遵循 CC 4.0 BY-NC-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前言
计算机这个专业,有很多报告要做。在山威的时候,报告格式没有什么限制 Word,PDF 都可以,那个时候我开始使用 Markdown 作为我的排版工具,因为实在是没有时间经历去研究 Word 的各种高级功能(
主要是懒)。Markdown 十分简单,易学,在Github等计算机专业相关平台使用也非常广泛,还可以通过各种模板快速生成好看,美观,专业的文档。后来到了澳国立,老师教授们开始极力鼓吹 Latex 和 PDF,基本上算是软性要求我们使用 Latex 编写,还规定了衬线字体,非衬线字体,字号,段落等等,图片还需要是 SVG 格式的矢量图片(最奇葩的是竟然一整节课只讲这个😂),最后生成 PDF 提交(据说这样分数高一些)。所以我开始了漫漫 Latex 学习之路。然而整个过程十分痛苦,装个 TeX Live 跑了好几个小时,换个字体换的我一脸懵逼,预览竟然都不是实时的!!!我甚至觉得还不如 Word 好用,又开始找那些 Latex 编辑器(同学的 MacOS 上有很不错的,然而我是 Windows),之后是在线编辑器Overleaf,体验还行,但是一边学习 Latex 一边做实验写报告的体验实在是太差劲了,人都要
有丝分裂了。我就先用 Markdown 记录下来,想着之后再改成 Latex 吧。然后,我用了 2 天左右的时间,找到了 Markdown 直接转报告的方法,就没再碰 Latex(还是懒)。¶样例
eisvogel 主题样例
你也可以从这里看一下我的成果作为参考,我觉得完全符合我的要求。
¶思路
其实思路很简单,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Pandoc这个文档转换软件软件(类似于影音界的格式工厂?)的存在。它官网有一张巨型图片描述了它可以从那些格式转换成那些格式,基本上可以说覆盖了常见的所有文档格式。所以我们就可以用它把 Markown 语言写的文档转换成 PDF 格式的报告,过程中再用一套模板修饰一下就好啦。
¶准备
¶Markdown 语法
这个百度或者谷歌一下,很容易找到教程,学起来也很简单,10 分钟上手,1 天熟练。
¶Markdown 编辑器
下面这俩我都有,看心情切换😄。
¶选项 1: VSCode
微软出品,宇宙最强 IDE
Visual Studio
的“弟弟”,宇宙最强编辑器。官网|Github下载安装包,双击安装即可。
虽然
VSCode
原生支持 Markdown,但是下面这几个属于增强型插件:Markdown Preview Enhanced
,增强 Markdown 的预览效果,比如支持公式,清单之类的。Code Spell Checker
,检查你报告里的拼写错误(不过好像只支持英文)。Markdownlint
,检查 Markdown 的语法规范(强迫症专属)。Prettier
,格式化 Markdown 代码(强迫症专属)。¶选项 2: Typora
写作体验一级棒👍。
官网下载安装包,双击安装即可。
¶Latex Engine
因为 Scoop 里面只有 MiKTeX,所以我选择 MiKTeX。反正我只是写个报告,选哪个应该都无所谓吧。
¶选项 1: MiKTeX
通过 Scoop 安装:
或者官网下载安装。
¶选项 2: TeX Live
官网下载安装。
¶Pandoc
¶Pandoc 主程序
这个就是前文所说的万能文档格式转换器软件了。
通过 Scoop 安装:
或者官网下载安装。
¶Pandoc Filter
Pandoc 支持自定义过滤器,类似于插件,支持 Lua, Haskell, Python(对于想要自己尝试开发的同学,强烈推荐Panflute,比官方的pandocfilters更人性化一些)。
¶原理
¶例子
上调所有小于 6 的标题的级别,如果大于 6,则删除标题(把标题变成段落)。
然后在 Pandoc 的命令中用
--filter
指定这个 Python 文件即可。¶推荐
用于 Pandoc 中的交叉引用,图片,公式,章节等,这个我也是用 Scoop 安装的,没有 Scoop 的话看看安装教程吧。
{#fig:label}
@fig:label
$$ math $$ {#eq:label}
@eq:label
: Caption {#tbl:label}
@tbl:label
# Section {#sec:label}
@sec:label
: Listing caption {#lst:label}
@lst:label
用于 Pandoc 中的文献引用,这个是自带的,无需安装。
需要指定 BibTeX(.bib) 文件来指定你的参考源,长这个样子,
以及 Citation Style Language(.csl)文件来指定你想要的引用格式,比如 APA,MLA,Chicago,Harvard 或者国内常用的 GB7714-2005,可以从citation-style-language/styles下载。
在文中用
[@vinyals_show_2015]
对应引用源即可实现引用自动生成,十分方便。¶Pandoc Theme: Eisvogel 主题
这个是我找到的计算机专业风格的论文/报告/书籍/幻灯片的开源模板,对于我来说是真的很合适了,美观,简约又专业。
Github Release下载,放到指定路径,就完了,很简单。
¶配置
在每个 Markdown 文件最上面形如上面 YAML 代码的叫做
YAML Front Matter
,可以理解为对全文的配置。这里主要是一些对Pandoc,Eisvogel, Crossref 和 Citeproc的配置。¶生成
运行下面的命令就可以生成 PDF 啦😄。
简单解释一下,
-o
指定输出文件--standalone
独立完整文件--listings
使用listings高亮代码--number-sections
启用段落编号--filter pandoc-crossref
使用过滤器pandoc-crossref
--filter pandoc-citeproc
使用过滤器pandoc-citeproc
--pdf-engine=xelatex
指定 PDF 的 engine 为xelatex
--template eisvogel
指定模板为eisvogel
¶想法
完整的捣鼓下来其实也和学习 Latex 难度差不多了,但是配置完了这一套,只要要求不变,我再写报告的速度会加快很多很多,因为我只需要专注的写 Markdown 就好了😄。
PS: 这个博客所有的文章就是使用 Markdown 编写的。
]]>原创发表于 DavidZ Blog,遵循 CC 4.0 BY-NC-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前言
计算机这个专业,有很多报告要做。在山威的时候,报告格式没有什么限制 Word,PDF 都可以,那个时候我开始使用 Markdown 作为我的排版工具,因为实在是没有时间经历去研究 Word 的各种高级功能(
主要是懒)。Markdown 十分简单,易学,在Github等计算机专业相关平台使用也非常广泛,还可以通过各种模板快速生成好看,美观,专业的文档。后来到了澳国立,老师教授们开始极力鼓吹 Latex 和 PDF,基本上算是软性要求我们使用 Latex 编写,还规定了衬线字体,非衬线字体,字号,段落等等,图片还需要是 SVG 格式的矢量图片(最奇葩的是竟然一整节课只讲这个😂),最后生成 PDF 提交(据说这样分数高一些)。所以我开始了漫漫 Latex 学习之路。然而整个过程十分痛苦,装个 TeX Live 跑了好几个小时,换个字体换的我一脸懵逼,预览竟然都不是实时的!!!我甚至觉得还不如 Word 好用,又开始找那些 Latex 编辑器(同学的 MacOS 上有很不错的,然而我是 Windows),之后是在线编辑器Overleaf,体验还行,但是一边学习 Latex 一边做实验写报告的体验实在是太差劲了,人都要
有丝分裂了。我就先用 Markdown 记录下来,想着之后再改成 Latex 吧。然后,我用了 2 天左右的时间,找到了 Markdown 直接转报告的方法,就没再碰 Latex(还是懒)。¶样例
eisvogel 主题样例
你也可以从这里看一下我的成果作为参考,我觉得完全符合我的要求。
¶思路
其实思路很简单,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Pandoc这个文档转换软件软件(类似于影音界的格式工厂?)的存在。它官网有一张巨型图片描述了它可以从那些格式转换成那些格式,基本上可以说覆盖了常见的所有文档格式。所以我们就可以用它把 Markown 语言写的文档转换成 PDF 格式的报告,过程中再用一套模板修饰一下就好啦。
¶准备
¶Markdown 语法
这个百度或者谷歌一下,很容易找到教程,学起来也很简单,10 分钟上手,1 天熟练。
¶Markdown 编辑器
下面这俩我都有,看心情切换😄。
¶选项 1: VSCode
微软出品,宇宙最强 IDE
Visual Studio
的“弟弟”,宇宙最强编辑器。官网|Github下载安装包,双击安装即可。
虽然
VSCode
原生支持 Markdown,但是下面这几个属于增强型插件:Markdown Preview Enhanced
,增强 Markdown 的预览效果,比如支持公式,清单之类的。Code Spell Checker
,检查你报告里的拼写错误(不过好像只支持英文)。Markdownlint
,检查 Markdown 的语法规范(强迫症专属)。Prettier
,格式化 Markdown 代码(强迫症专属)。¶选项 2: Typora
写作体验一级棒👍。
官网下载安装包,双击安装即可。
¶Latex Engine
因为 Scoop 里面只有 MiKTeX,所以我选择 MiKTeX。反正我只是写个报告,选哪个应该都无所谓吧。
¶选项 1: MiKTeX
通过 Scoop 安装:
或者官网下载安装。
¶选项 2: TeX Live
官网下载安装。
¶Pandoc
¶Pandoc 主程序
这个就是前文所说的万能文档格式转换器软件了。
通过 Scoop 安装:
或者官网下载安装。
¶Pandoc Filter
Pandoc 支持自定义过滤器,类似于插件,支持 Lua, Haskell, Python(对于想要自己尝试开发的同学,强烈推荐Panflute,比官方的pandocfilters更人性化一些)。
¶原理
¶例子
上调所有小于 6 的标题的级别,如果大于 6,则删除标题(把标题变成段落)。
然后在 Pandoc 的命令中用
--filter
指定这个 Python 文件即可。¶推荐
用于 Pandoc 中的交叉引用,图片,公式,章节等,这个我也是用 Scoop 安装的,没有 Scoop 的话看看安装教程吧。
{#fig:label}
@fig:label
$$ math $$ {#eq:label}
@eq:label
: Caption {#tbl:label}
@tbl:label
# Section {#sec:label}
@sec:label
: Listing caption {#lst:label}
@lst:label
用于 Pandoc 中的文献引用,这个是自带的,无需安装。
需要指定 BibTeX(.bib) 文件来指定你的参考源,长这个样子,
以及 Citation Style Language(.csl)文件来指定你想要的引用格式,比如 APA,MLA,Chicago,Harvard 或者国内常用的 GB7714-2005,可以从citation-style-language/styles下载。
在文中用
[@vinyals_show_2015]
对应引用源即可实现引用自动生成,十分方便。¶Pandoc Theme: Eisvogel 主题
这个是我找到的计算机专业风格的论文/报告/书籍/幻灯片的开源模板,对于我来说是真的很合适了,美观,简约又专业。
Github Release下载,放到指定路径,就完了,很简单。
¶配置
在每个 Markdown 文件最上面形如上面 YAML 代码的叫做
YAML Front Matter
,可以理解为对全文的配置。这里主要是一些对Pandoc,Eisvogel, Crossref 和 Citeproc的配置。¶生成
运行下面的命令就可以生成 PDF 啦😄。
简单解释一下,
-o
指定输出文件--standalone
独立完整文件--listings
使用listings高亮代码--number-sections
启用段落编号--filter pandoc-crossref
使用过滤器pandoc-crossref
--filter pandoc-citeproc
使用过滤器pandoc-citeproc
--pdf-engine=xelatex
指定 PDF 的 engine 为xelatex
--template eisvogel
指定模板为eisvogel
¶想法
完整的捣鼓下来其实也和学习 Latex 难度差不多了,但是配置完了这一套,只要要求不变,我再写报告的速度会加快很多很多,因为我只需要专注的写 Markdown 就好了😄。
PS: 这个博客所有的文章就是使用 Markdown 编写的。
]]>原创发表于 DavidZ Blog,遵循 CC 4.0 BY-NC-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前言
2020 年开年不顺,20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从年三十居家隔离到了正月十五,没想到自己的服务器也”感染“上了病毒 - Kinsing(进程的名字,姑且这样称呼)。
¶发现
偶然看了看服务器状态,发现 CPU 占用一直保持在 100%上下,有些蹊跷。
难道是我的博客访问量
暴增???那是当然不可能的,然后我去看了看Portainer看了看,果然,这个随机名称的容器就是 Kinsing 基于 Ubuntu 的容器,CPU 占用 100%。
简单看了看容器里面的进程表,第一个运行了一个 shell 脚本,这个病毒就是这个脚本下载启动的关键,我打开看了看,
也没看懂,大概是下载了几个可执行文件。第二个是 cron,这个是定时脚本,我猜应该是病毒定时检查一下运行情况?第三个好像是个守护进程,第四个应该是用于容器保持,第五个在网上能搜到,是个挖矿的程序。无聊的我还简单看了看这个脚本的服务器 IP,
难道是俄罗斯大佬???
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来,前几天为了调试certbot的 Dockerfile, 我直接打开了 Docker 的远程访问,在默认的情况下是没有任何加密措施的。
这样,就真相大白了,这个病毒通过未加密的接口,在我的服务器上运行了挖矿的容器来盈利,同时也占用了服务器全部的 CPU😢.
¶处理
Kinsing 病毒还是很良心的(至少我遇到的这个是),把自己”关“在了容器里面,反正后来我也没有在别的地方发现相关文件。
所以处理起来也简单,
¶小想法
其实这个 Kinsing 病毒实现起来还是很简单的,
突然有一个邪恶的想法,一台机器一天就算 1 毛钱好啦,哈哈哈,但是违法的事情不能做呀😄。大家一定要注意呀,时刻谨记服务器安全,不要随意开放服务器端口。
]]>原创发表于 DavidZ Blog,遵循 CC 4.0 BY-NC-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前言
2020 年开年不顺,20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从年三十居家隔离到了正月十五,没想到自己的服务器也”感染“上了病毒 - Kinsing(进程的名字,姑且这样称呼)。
¶发现
偶然看了看服务器状态,发现 CPU 占用一直保持在 100%上下,有些蹊跷。
难道是我的博客访问量
暴增???那是当然不可能的,然后我去看了看Portainer看了看,果然,这个随机名称的容器就是 Kinsing 基于 Ubuntu 的容器,CPU 占用 100%。
简单看了看容器里面的进程表,第一个运行了一个 shell 脚本,这个病毒就是这个脚本下载启动的关键,我打开看了看,
也没看懂,大概是下载了几个可执行文件。第二个是 cron,这个是定时脚本,我猜应该是病毒定时检查一下运行情况?第三个好像是个守护进程,第四个应该是用于容器保持,第五个在网上能搜到,是个挖矿的程序。无聊的我还简单看了看这个脚本的服务器 IP,
难道是俄罗斯大佬???
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来,前几天为了调试certbot的 Dockerfile, 我直接打开了 Docker 的远程访问,在默认的情况下是没有任何加密措施的。
这样,就真相大白了,这个病毒通过未加密的接口,在我的服务器上运行了挖矿的容器来盈利,同时也占用了服务器全部的 CPU😢.
¶处理
Kinsing 病毒还是很良心的(至少我遇到的这个是),把自己”关“在了容器里面,反正后来我也没有在别的地方发现相关文件。
所以处理起来也简单,
¶小想法
其实这个 Kinsing 病毒实现起来还是很简单的,
突然有一个邪恶的想法,一台机器一天就算 1 毛钱好啦,哈哈哈,但是违法的事情不能做呀😄。大家一定要注意呀,时刻谨记服务器安全,不要随意开放服务器端口。
]]>原创发表于 DavidZ Blog,遵循 CC 4.0 BY-NC-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前言
一直以来,作为开发者,Windows 相较于 Linux 都缺少两样重要的工具,
¶安装
¶Buckets
Scoop 只是一个包安装器,我们还需要软件源。
使用,
可以列出所有官方已知并推荐的源,使用,
即可安装源。
main
- Scoop 官方默认主源,里面所有的软件符合标准。extras
- Scoop 官方扩展你源,里面的软件不完全符合标准。versions
- 可选版本的源。nightlies
- nightly 软件源,不推荐。nirsoft
- Nir Sofer开发的软件。php
- 不同版本的 php。nerd-fonts
- Nerd Fonts 和一些其他字体。nonportable
- 非便携软件(可能需要 UAC)。java
- 不同版本的 JDK,JRE。games
- 开源或免费的游戏以及游戏工具。jetbrains
- JetBrains 全家桶。¶使用
和 Ubuntu 的 apt,CentOS 的 yum 基本相同。
¶推荐的软件包
¶aria2
基本上常见的所有开源下载软件都是基于这个,不但可以跑在 x86 的电脑上, mips 的路由器,arm 的手机都不是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安装 aria2 后,Scoop 的默认下载器会自动改成 aria2,并开启多线程下载。
¶7zip
界面超原始,但是替代个收费的 WinRAR,以及一众国内带广告的解压软件不是问题。同时 Scoop 有时候也依赖于 7zip 来解压。
¶adb
有的时候连个安卓手机就需要这个东西,虽然我不做安卓开发,但是我玩过微信跳一跳呀。
¶bat
用于代替 cat,带行号,带高亮,可
tail -f
。¶cpu-z
著名的 CPU 信息查看软件。
¶fiddler
著名的抓包软件,大学机考神器(CCTR-E 的题目和答案一起传输,哈哈哈)。
¶figlet
把字符串改成字符串图像,还有好几个主题,现在知道那些文档的开头是怎么生成了吧😄。
¶git
什么,你没听说过 git !!!,右上角,再见😢。
¶motrix
使用 Electron 开发的 aria2 GUI 客户端,可惜不能指定 aria2,只能使用自带的。
¶neofetch
当你想截个屏,展示一下你的 Terminal 又不知道放什么内容时,就它了。
¶psutils
Scoop 同开发者开发的一系列 PowerShell 工具,我就说 PS 在国外还是很火的吧。
¶snipaste
带边缘检测的强大截图软件。
¶spacesniffer
想知道那个文件夹占用了你的 C 盘最多?
¶teamviewer
在山威如何快速获得妹子的 QQ,微信和手机号?加入极客鸟,用 Teamviewer 帮妹子修电脑吧。
¶wget
下载个 1kb 的文本文件还需要动用迅雷?aria2?
wget
一行命令搞定。¶win32-openssh
微软已经把 ssh 迁移到 Windows 平台上啦。
¶winscp
图形化管理服务器的文件。
¶软件结构
虽然结构还是很清晰的,但不得不说,这几个名字起的太谜了。
¶apps
这个目录下面时所有安装的软件包。每个软件包都是这样的,
每个 app 的 current 都指向最新的那个文件夹。
¶buckets
这个目录下是所有安装的源。
实际上每个源只是一个单独的 git 仓库,仓库里面有该源的所有软件包的信息文件。Scoop 依照这个信息文件安装配置软件包。
比如 7zip 的,
¶cache
这个目录里面是下载的软件包安装程序等等缓存。
¶persist
这个目录存放的是这些软件的配置之类的文件,这些文件的特点是在软件更新时不变。
¶shims
这个目录是所有软件包的快捷方式。
每一个软件包都对应三个,
我其实有个疑问,我在命令行里输
package-name
,执行的是package-name.exe
还是package-name.ps1
呢?简单的测试后发现,是根据使用的 shell 确定的,CMD 里面是
package-name.exe
,而 PowerShell 里面是package-name.ps1
。¶软件包管理哲学
¶推荐阅读
「一行代码」搞定软件安装卸载,用 Scoop 管理你的 Windows 软件
]]>原创发表于 DavidZ Blog,遵循 CC 4.0 BY-NC-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前言
一直以来,作为开发者,Windows 相较于 Linux 都缺少两样重要的工具,
¶安装
¶Buckets
Scoop 只是一个包安装器,我们还需要软件源。
使用,
可以列出所有官方已知并推荐的源,使用,
即可安装源。
main
- Scoop 官方默认主源,里面所有的软件符合标准。extras
- Scoop 官方扩展你源,里面的软件不完全符合标准。versions
- 可选版本的源。nightlies
- nightly 软件源,不推荐。nirsoft
- Nir Sofer开发的软件。php
- 不同版本的 php。nerd-fonts
- Nerd Fonts 和一些其他字体。nonportable
- 非便携软件(可能需要 UAC)。java
- 不同版本的 JDK,JRE。games
- 开源或免费的游戏以及游戏工具。jetbrains
- JetBrains 全家桶。¶使用
和 Ubuntu 的 apt,CentOS 的 yum 基本相同。
¶推荐的软件包
¶aria2
基本上常见的所有开源下载软件都是基于这个,不但可以跑在 x86 的电脑上, mips 的路由器,arm 的手机都不是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安装 aria2 后,Scoop 的默认下载器会自动改成 aria2,并开启多线程下载。
¶7zip
界面超原始,但是替代个收费的 WinRAR,以及一众国内带广告的解压软件不是问题。同时 Scoop 有时候也依赖于 7zip 来解压。
¶adb
有的时候连个安卓手机就需要这个东西,虽然我不做安卓开发,但是我玩过微信跳一跳呀。
¶bat
用于代替 cat,带行号,带高亮,可
tail -f
。¶cpu-z
著名的 CPU 信息查看软件。
¶fiddler
著名的抓包软件,大学机考神器(CCTR-E 的题目和答案一起传输,哈哈哈)。
¶figlet
把字符串改成字符串图像,还有好几个主题,现在知道那些文档的开头是怎么生成了吧😄。
¶git
什么,你没听说过 git !!!,右上角,再见😢。
¶motrix
使用 Electron 开发的 aria2 GUI 客户端,可惜不能指定 aria2,只能使用自带的。
¶neofetch
当你想截个屏,展示一下你的 Terminal 又不知道放什么内容时,就它了。
¶psutils
Scoop 同开发者开发的一系列 PowerShell 工具,我就说 PS 在国外还是很火的吧。
¶snipaste
带边缘检测的强大截图软件。
¶spacesniffer
想知道那个文件夹占用了你的 C 盘最多?
¶teamviewer
在山威如何快速获得妹子的 QQ,微信和手机号?加入极客鸟,用 Teamviewer 帮妹子修电脑吧。
¶wget
下载个 1kb 的文本文件还需要动用迅雷?aria2?
wget
一行命令搞定。¶win32-openssh
微软已经把 ssh 迁移到 Windows 平台上啦。
¶winscp
图形化管理服务器的文件。
¶软件结构
虽然结构还是很清晰的,但不得不说,这几个名字起的太谜了。
¶apps
这个目录下面时所有安装的软件包。每个软件包都是这样的,
每个 app 的 current 都指向最新的那个文件夹。
¶buckets
这个目录下是所有安装的源。
实际上每个源只是一个单独的 git 仓库,仓库里面有该源的所有软件包的信息文件。Scoop 依照这个信息文件安装配置软件包。
比如 7zip 的,
¶cache
这个目录里面是下载的软件包安装程序等等缓存。
¶persist
这个目录存放的是这些软件的配置之类的文件,这些文件的特点是在软件更新时不变。
¶shims
这个目录是所有软件包的快捷方式。
每一个软件包都对应三个,
我其实有个疑问,我在命令行里输
package-name
,执行的是package-name.exe
还是package-name.ps1
呢?简单的测试后发现,是根据使用的 shell 确定的,CMD 里面是
package-name.exe
,而 PowerShell 里面是package-name.ps1
。¶软件包管理哲学
¶推荐阅读
「一行代码」搞定软件安装卸载,用 Scoop 管理你的 Windows 软件
]]>原创发表于 DavidZ Blog,遵循 CC 4.0 BY-NC-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回顾
记得我最早的时候用 Visual Studio 写了第一个 Hello World 程序,激动的点运行,出来个黑框一闪就过去了,啥也没看到。
后来偶然了解 PowerShell,又变成了一个蓝色的框,还会有进度提示,红的,黑的,突兀得很😢。
后来上了大学终于在 Ubuntu 上见到了 bash,完全改变了我对 Shell 的认知。
傻傻分不清 Shell 和 Terminal 的我,激动的打开 Git 自带的 bash,它却长成了这样。
一番优化之后也不是不能用,后来还入坑了 Cmder,用于替代 Putty 那个更加原始的 terminal。
终于,2019 年微软开始进入开源世界,为我们带来了颜狗的胜利: Windows Terminal。
¶下载&安装
¶方法 1: 通过 Windows Store
点击这里安装
¶方法 2: 通过 Github
在 Github 的 Release 中下载最新的那个双击安装就好啦,和方法 1 是一样的。
¶方法 3: 通过 Scoop
Windows Terminal 在 Scoop 的 extras bucket 里面。
¶配置
通过配置,最终 terminal 可以长成这个样子。
现阶段只有 json 格式的配置文件,还没有图形化配置界面,项目组说正式版会有,最终应该会与 Vscode 的配置一样。
根据官网给出的 Profiles Schema,我们可以很快的配置我们自己定制化的 Terminal。
下面是我自己用的配置文件,
¶主题
除了我最喜欢的这个 One Half Dark,你还可以在这里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复制到配置文件即可。
¶字体
我推荐使用 JetBrains 推出的字体 JetBrains Mono,这是一款适合写代码的带连字的字体。类似的字体还有微软特意为 Windows Terminal 开发的 Cascadia Code,或者是 Mozilla 主推由 Nikita Prokopov 开发的 Fira Code。
这些字体都在积极的维护和更新中,除了双击安装之外,还可以使用 Scoop 安装方便更新。在 Scoop 的 nerd-fonts bucket 中。
¶PowerShell Core
PowerShell Core 是微软推出的基于 .Net Core 跨平台开源脚本语言,用于代替 PowerShell 和更加原始的 CMD。目前来看在国内基本上没什么影响力,国外相对好一些。除非大家都用 Windows Server 作为服务器,否则我感觉前景也不是很乐观。但是作为个人使用起来还是很好用的。
PowerShell Core 也有自己的模块管理平台 PowerShell Gallery。
搜索
安装
卸载
更新
类似于
.bashrc
之与 bash,.zshrc
之与 zsh,PowerShell 也有自己的配置文件Microsoft.PowerShell_profile.ps1
,可以通过$PROFILE
访问。使用模块
Module
时,如果每次启动 PowerShell 都想引用该插件,则在
Microsoft.PowerShell_profile.ps1
中添加Import-Module xxx
即可。¶oh-my-posh
这个是 oh-my-zsh 的 PowerShell 版本,但是只能管理主题。
我比较喜欢的是这个 robbyrussel 主题,因为比较简洁。
后来参考了dotfiles,自己按照 oh-my-zsh 的 ys 主题魔改了一个,为了区分不同环境,我把最前面的符号改成了
PS
。我的主题
¶z
类似于 autojump,实现原理就是每次 cd 都记录下来,然后 z name 会去匹配访问最多的那个路径,直接跳转到。非常实用。
¶Linux or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我用了好久好久的 bash 才终于知道了还有像 zsh,fish 这样更加人性化的 shell。从前者切换到后者,就像从 dos 切换到 windows 一样惊艳。
¶ohmyzsh
这个是 zsh 的插件平台,支持添加主题,工具等等插件。
¶z(内置)
和上面 PowerShell 中的 z 是一样的。
¶git(内置)
这个主要是 git 命令的提示与自动补全(我没怎么用过)。
¶sudo(内置)
当你输入
apt update
提示无法获得锁的时候,按上键加两下esc
就可以自动加上sudo
啦。¶extract(内置)
你背的过不同压缩文件的解压命令吗???背不过的话还是用用
extract
吧。¶zsh-autosuggestions
根据命令历史记录自动建议,按右键自动补全。
¶zsh-syntax-highlighting
命令高亮。
具体的配置文件可以参考这里。同时,如果你和我一样闲的话,也可以写一个简单的一键配置脚本,这样只需要有网络链接的环境下,就可以一键还原 zsh 环境了。
¶dircolors
在 WSL 里面使用默认的
.dircolors
可能会亮瞎眼,所以可以使用 dircolors-solarize作为代替。下载后放到用户目录里面,在
.zshrc
里面添加即可。
¶推荐阅读
Dev on Windows with WSL - 强烈推荐
5 个 PowerShell 主题,让你的 Windows 终端更好看
告别 Windows 终端的难看难用,从改造 PowerShell 的外观开始
]]>原创发表于 DavidZ Blog,遵循 CC 4.0 BY-NC-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回顾
记得我最早的时候用 Visual Studio 写了第一个 Hello World 程序,激动的点运行,出来个黑框一闪就过去了,啥也没看到。
后来偶然了解 PowerShell,又变成了一个蓝色的框,还会有进度提示,红的,黑的,突兀得很😢。
后来上了大学终于在 Ubuntu 上见到了 bash,完全改变了我对 Shell 的认知。
傻傻分不清 Shell 和 Terminal 的我,激动的打开 Git 自带的 bash,它却长成了这样。
一番优化之后也不是不能用,后来还入坑了 Cmder,用于替代 Putty 那个更加原始的 terminal。
终于,2019 年微软开始进入开源世界,为我们带来了颜狗的胜利: Windows Terminal。
¶下载&安装
¶方法 1: 通过 Windows Store
点击这里安装
¶方法 2: 通过 Github
在 Github 的 Release 中下载最新的那个双击安装就好啦,和方法 1 是一样的。
¶方法 3: 通过 Scoop
Windows Terminal 在 Scoop 的 extras bucket 里面。
¶配置
通过配置,最终 terminal 可以长成这个样子。
现阶段只有 json 格式的配置文件,还没有图形化配置界面,项目组说正式版会有,最终应该会与 Vscode 的配置一样。
根据官网给出的 Profiles Schema,我们可以很快的配置我们自己定制化的 Terminal。
下面是我自己用的配置文件,
¶主题
除了我最喜欢的这个 One Half Dark,你还可以在这里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复制到配置文件即可。
¶字体
我推荐使用 JetBrains 推出的字体 JetBrains Mono,这是一款适合写代码的带连字的字体。类似的字体还有微软特意为 Windows Terminal 开发的 Cascadia Code,或者是 Mozilla 主推由 Nikita Prokopov 开发的 Fira Code。
这些字体都在积极的维护和更新中,除了双击安装之外,还可以使用 Scoop 安装方便更新。在 Scoop 的 nerd-fonts bucket 中。
¶PowerShell Core
PowerShell Core 是微软推出的基于 .Net Core 跨平台开源脚本语言,用于代替 PowerShell 和更加原始的 CMD。目前来看在国内基本上没什么影响力,国外相对好一些。除非大家都用 Windows Server 作为服务器,否则我感觉前景也不是很乐观。但是作为个人使用起来还是很好用的。
PowerShell Core 也有自己的模块管理平台 PowerShell Gallery。
搜索
安装
卸载
更新
类似于
.bashrc
之与 bash,.zshrc
之与 zsh,PowerShell 也有自己的配置文件Microsoft.PowerShell_profile.ps1
,可以通过$PROFILE
访问。使用模块
Module
时,如果每次启动 PowerShell 都想引用该插件,则在
Microsoft.PowerShell_profile.ps1
中添加Import-Module xxx
即可。¶oh-my-posh
这个是 oh-my-zsh 的 PowerShell 版本,但是只能管理主题。
我比较喜欢的是这个 robbyrussel 主题,因为比较简洁。
后来参考了dotfiles,自己按照 oh-my-zsh 的 ys 主题魔改了一个,为了区分不同环境,我把最前面的符号改成了
PS
。我的主题
¶z
类似于 autojump,实现原理就是每次 cd 都记录下来,然后 z name 会去匹配访问最多的那个路径,直接跳转到。非常实用。
¶Linux or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我用了好久好久的 bash 才终于知道了还有像 zsh,fish 这样更加人性化的 shell。从前者切换到后者,就像从 dos 切换到 windows 一样惊艳。
¶ohmyzsh
这个是 zsh 的插件平台,支持添加主题,工具等等插件。
¶z(内置)
和上面 PowerShell 中的 z 是一样的。
¶git(内置)
这个主要是 git 命令的提示与自动补全(我没怎么用过)。
¶sudo(内置)
当你输入
apt update
提示无法获得锁的时候,按上键加两下esc
就可以自动加上sudo
啦。¶extract(内置)
你背的过不同压缩文件的解压命令吗???背不过的话还是用用
extract
吧。¶zsh-autosuggestions
根据命令历史记录自动建议,按右键自动补全。
¶zsh-syntax-highlighting
命令高亮。
具体的配置文件可以参考这里。同时,如果你和我一样闲的话,也可以写一个简单的一键配置脚本,这样只需要有网络链接的环境下,就可以一键还原 zsh 环境了。
¶dircolors
在 WSL 里面使用默认的
.dircolors
可能会亮瞎眼,所以可以使用 dircolors-solarize作为代替。下载后放到用户目录里面,在
.zshrc
里面添加即可。
¶推荐阅读
Dev on Windows with WSL - 强烈推荐
5 个 PowerShell 主题,让你的 Windows 终端更好看
告别 Windows 终端的难看难用,从改造 PowerShell 的外观开始
]]>原创发表于 DavidZ Blog,遵循 CC 4.0 BY-NC-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前言
这是 ANU COMP2310的第一次大作业,历时一个月左右,也是这个学期我写的最认真的一次作业,所以在博客搭建伊始,我先把这个记录下来。
¶问题
根据Assignment 1 PDF中的描述,大概的意思就是在三维空间中有许多的
车
,具有速度和加速度(都是三维向量),而且不管是否加速,都会消耗一定的能量,当然加速也会加快能量的消耗。然后就是有一个或多个能量球
,当然也是在运动中的,同样具有速度和加速度。当车
和能量球
靠近的时候,车
能够获取到能量球
的信息(加速度,速度,位置),并且加满能量,而当车
与车
靠近的时候,能够互相交换一次信息,这个信息的内容是自己定义的。车
在能量耗尽后就消失了,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保证尽可能多的车
存活。¶分析
其实这个问题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没有一个中央的控制节点,也就是说对于每一个
车
来说都是完全平等且独立的。所以我们需要他们能够尽可能的一直处在能够交流的状态,并且都能知道能量球
在哪里。球形模型设计的两大重点是:
车
都均匀平等地分布在球面上(球面是个相对概念,可以是球壳???)。车
都能随时交流,也就是说大家形成一个通讯网络。¶实现
¶Stage A&B
这个阶段中,能量球只有一个,我们让所有的
车
都围绕这个能量球运动来实现一个基本的球形模型。¶基本程序结构(Basic Program Structure)
程序基本的结构是一个死循环,每次循环分为 4 个步骤:
能量球
信息¶消息结构(Message Structure)
最基础的消息需要包括:
能量球
的信息能量球
信息的时间戳¶中央控制(Central Control)
允许中央控制是 Stage 1 中的条件,我在作业中跳过了这一部分,因为
¶能量球位置估计(Energy Globe Position Estimation)
这个问题类似于一个追击问题(红球是一个匀速导弹,蓝球是拦截导弹),我们需要求的是预计追击时间$T_e$。
能量球
到追击点$P_m$,两个坐标相同,所以,$$
P_m=VeT_{total}+P_e
$$
易得总时间,
$$
T_{total}=T_f-T_n+T_e
$$
通过边相等得,
$$
P_e+(T_f-T_n+T_e)V_e=V_vT_e+\frac{1}{2}A_vT_e^2+P_v
$$
即可解出$T_e$。
¶充电决策(Charge Determination)
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
车
知道能量球
的信息车
的预计剩余能量小于等于警戒能量预计剩余能量:
¶半径决策(Radius Determination)
半径向量:
车
的位置:其中有些变量的值或初始值是由经验确定的
Radius_Distance
的值是0.3
,是因为多次实验发现在 64 个,128 个,256 个车
的情况下0.3
表现均衡。Destination
的初始值是(0, 0, 0)
,这样能够避免一开始时车
四散,导致失去联系,不能构成球形。¶使用当前能量优化半径(Radius Optimization With Current Charge)
0.75
和0.25
都是人为确定的,没什么依据😄。¶一个解决碰撞的机制(A Solution To Collision)
因为
车
和车
离的足够近时会发生碰撞,表现为大家都减速不动。所以当一个车
从外层到能量球
去加油时,周围的车
减速会一定程度的减少碰撞的发生。实现时,需要在消息结构中添加
Vehicle_Charge
来判断谁的能量更低。¶Stage C
这个阶段中,能量球有两个或更多。我们遇到的新问题有:
能量球
运动¶多个
能量球
决策(Multiple Energy Globes Decision)当有多个
能量球
时(能量球
还有可能凭空消失),每个车
都要独立的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他所在球形模型的球心,而且这个过程时动态的。我们分两种情况去讨论这个问题:
¶1.
车
发现了两个以上能量球
这种情况比较简单,我们只需要从中选择最近的哪一个即可。距离公式如下:
¶2.
车
从别的车
获得的信息中有新的能量球
这种情况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存在一种情况:两个
车
说的时同一个能量球
,但是不是同时发现的,很难判断是否是同一个能量球
。我们可以使用时间戳来判断获得更新的
能量球
。但是这个更新不能以时间戳作为唯一判据,因为存在一种情况,车A
知道一个旧的能量球
,但是发现的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车B
发现一个新的能量球
,从远处靠近车A
,时,两车交换信息,该如何选择呢?所以,我又加入了一个失效时间,来解决上述问题。
当上述条件为真时,
车
才会选择更新的信息。¶使用旋转优化(Optimization With Rotation)
相对于静态的在球面等待,动态的在球面旋转在实验中取得了更稳定的表现。
旋转半径向量与旋转轴垂直:
$$
X_rX_a+Y_rY_a+Z_rZ_a=0
$$
易得无数个解,但是为了尽量让两个
车
不会面对面相撞(随机赋值的话),这里手动赋值$X_a$和$Y_a$为$1$,求得唯一解。¶自动半径适应(Automatic Radius Adaptation)
我们在 Stage A&B 中的半径是手动设置的,但是在 Stage C 中,每个球星模型的
车
的数量是动态的,如果半径不跟随数量变化,那么就有可能丢失通讯。在理想的球星模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通讯环,在通讯环中的所有
车
都是互联的,并且中心的能量球
很难突破这层环。在车
进出通讯环时,我们可以通过当时的位置,动态修正半径大小。我们分三种情况讨论该模型:
车
进到通讯环以内,从而使得半径变小。车
进到通讯环以外,从而使得半径变大。车
和进到通讯环以外的车
大致是相同的,所以半径会稳定在某一个数值。在自动修正半径时,我们需要一个学习率参数
Track_Correction_Rate
,来确保不会因为充能量的不确定性而使得半径不稳定。要实现该模型,我们还需要存在一个弹出通讯环的效果,即
车
在能量球
加完能量后,弹出到通讯环外。实现如下,¶Stage D
最后一个阶段,要求
车
之间随机协商出一定数量的车
存活,剩下的自主“死亡“,比如一开始是 64 个,最终要求剩下 42 个。这个问题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是直接从 1 开始分配编号,按照编号顺序“死亡”就好啦,但是我觉得这个方案无法体现
随机
。通过分析,这个类似于现在大火的
区块链
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即分布式节点如何达成共识,解决方案也是一样的:共识算法。推荐观看李永乐老师:拜占庭将军问题是什么?区块链如何防范恶意节点?
¶共识算法(Consensus Algorithm)[1]
在这里我们仅利用共识算法的思想(不解决恶意节点问题),利用时间戳达成共识。
在
车
与车
的通讯过程中,我们约定以下原则:Vehicle_No
数组,Target_No_of_Elements
数组长度和Vehicle_List_Update_Time
上一次更新时间。车
一直都能接受和发送信息。车
都把自己的编号放到数组的第一个位置。车
接收到的信息与自身存储的信息不同(数组长度不同,或者上一次更新时间不同),那么按照下面的规则确定保留哪个保留数组更长的那个
选择上一次更新时间更早的那个
Vehicle_No
数组中,若不在并且仍有空间,那么就把自己的编号加进去。Confirm_Time_Interval
秒后,如果数组已满并且自己的编号不在里面,那么该车
就不能再去加能量了。经过实验,在 64 个
车
,缩减到 42 个的情况下,Confirm_Time_Interval
设置为 1 秒就可以满足要求。¶结果[2]
¶截图
¶Stage A&B(
Single_Globe_In_Orbit
)¶Stage C(
Random_Globes_In_Orbits
)¶Stage D(
Random_Globes_In_Orbits
)¶感谢
感谢所有在作业中帮助过我的同学,辅导员和老师❤️。
共识算法: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sensus_decision-making ↩︎
测试平台: 笔记本 Intel I7 处理器 @ 3.43GHz,16GB 内存。因为我是用 Python 编写测试脚本,通过识别当前程序线程数量来判断
车
的数量的,所以测试结果可能不准确。 ↩︎原创发表于 DavidZ Blog,遵循 CC 4.0 BY-NC-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前言
这是 ANU COMP2310的第一次大作业,历时一个月左右,也是这个学期我写的最认真的一次作业,所以在博客搭建伊始,我先把这个记录下来。
¶问题
根据Assignment 1 PDF中的描述,大概的意思就是在三维空间中有许多的
车
,具有速度和加速度(都是三维向量),而且不管是否加速,都会消耗一定的能量,当然加速也会加快能量的消耗。然后就是有一个或多个能量球
,当然也是在运动中的,同样具有速度和加速度。当车
和能量球
靠近的时候,车
能够获取到能量球
的信息(加速度,速度,位置),并且加满能量,而当车
与车
靠近的时候,能够互相交换一次信息,这个信息的内容是自己定义的。车
在能量耗尽后就消失了,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保证尽可能多的车
存活。¶分析
其实这个问题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没有一个中央的控制节点,也就是说对于每一个
车
来说都是完全平等且独立的。所以我们需要他们能够尽可能的一直处在能够交流的状态,并且都能知道能量球
在哪里。球形模型设计的两大重点是:
车
都均匀平等地分布在球面上(球面是个相对概念,可以是球壳???)。车
都能随时交流,也就是说大家形成一个通讯网络。¶实现
¶Stage A&B
这个阶段中,能量球只有一个,我们让所有的
车
都围绕这个能量球运动来实现一个基本的球形模型。¶基本程序结构(Basic Program Structure)
程序基本的结构是一个死循环,每次循环分为 4 个步骤:
能量球
信息¶消息结构(Message Structure)
最基础的消息需要包括:
能量球
的信息能量球
信息的时间戳¶中央控制(Central Control)
允许中央控制是 Stage 1 中的条件,我在作业中跳过了这一部分,因为
¶能量球位置估计(Energy Globe Position Estimation)
这个问题类似于一个追击问题(红球是一个匀速导弹,蓝球是拦截导弹),我们需要求的是预计追击时间$T_e$。
能量球
到追击点$P_m$,两个坐标相同,所以,$$
P_m=VeT_{total}+P_e
$$
易得总时间,
$$
T_{total}=T_f-T_n+T_e
$$
通过边相等得,
$$
P_e+(T_f-T_n+T_e)V_e=V_vT_e+\frac{1}{2}A_vT_e^2+P_v
$$
即可解出$T_e$。
¶充电决策(Charge Determination)
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
车
知道能量球
的信息车
的预计剩余能量小于等于警戒能量预计剩余能量:
¶半径决策(Radius Determination)
半径向量:
车
的位置:其中有些变量的值或初始值是由经验确定的
Radius_Distance
的值是0.3
,是因为多次实验发现在 64 个,128 个,256 个车
的情况下0.3
表现均衡。Destination
的初始值是(0, 0, 0)
,这样能够避免一开始时车
四散,导致失去联系,不能构成球形。¶使用当前能量优化半径(Radius Optimization With Current Charge)
0.75
和0.25
都是人为确定的,没什么依据😄。¶一个解决碰撞的机制(A Solution To Collision)
因为
车
和车
离的足够近时会发生碰撞,表现为大家都减速不动。所以当一个车
从外层到能量球
去加油时,周围的车
减速会一定程度的减少碰撞的发生。实现时,需要在消息结构中添加
Vehicle_Charge
来判断谁的能量更低。¶Stage C
这个阶段中,能量球有两个或更多。我们遇到的新问题有:
能量球
运动¶多个
能量球
决策(Multiple Energy Globes Decision)当有多个
能量球
时(能量球
还有可能凭空消失),每个车
都要独立的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他所在球形模型的球心,而且这个过程时动态的。我们分两种情况去讨论这个问题:
¶1.
车
发现了两个以上能量球
这种情况比较简单,我们只需要从中选择最近的哪一个即可。距离公式如下:
¶2.
车
从别的车
获得的信息中有新的能量球
这种情况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存在一种情况:两个
车
说的时同一个能量球
,但是不是同时发现的,很难判断是否是同一个能量球
。我们可以使用时间戳来判断获得更新的
能量球
。但是这个更新不能以时间戳作为唯一判据,因为存在一种情况,车A
知道一个旧的能量球
,但是发现的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车B
发现一个新的能量球
,从远处靠近车A
,时,两车交换信息,该如何选择呢?所以,我又加入了一个失效时间,来解决上述问题。
当上述条件为真时,
车
才会选择更新的信息。¶使用旋转优化(Optimization With Rotation)
相对于静态的在球面等待,动态的在球面旋转在实验中取得了更稳定的表现。
旋转半径向量与旋转轴垂直:
$$
X_rX_a+Y_rY_a+Z_rZ_a=0
$$
易得无数个解,但是为了尽量让两个
车
不会面对面相撞(随机赋值的话),这里手动赋值$X_a$和$Y_a$为$1$,求得唯一解。¶自动半径适应(Automatic Radius Adaptation)
我们在 Stage A&B 中的半径是手动设置的,但是在 Stage C 中,每个球星模型的
车
的数量是动态的,如果半径不跟随数量变化,那么就有可能丢失通讯。在理想的球星模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通讯环,在通讯环中的所有
车
都是互联的,并且中心的能量球
很难突破这层环。在车
进出通讯环时,我们可以通过当时的位置,动态修正半径大小。我们分三种情况讨论该模型:
车
进到通讯环以内,从而使得半径变小。车
进到通讯环以外,从而使得半径变大。车
和进到通讯环以外的车
大致是相同的,所以半径会稳定在某一个数值。在自动修正半径时,我们需要一个学习率参数
Track_Correction_Rate
,来确保不会因为充能量的不确定性而使得半径不稳定。要实现该模型,我们还需要存在一个弹出通讯环的效果,即
车
在能量球
加完能量后,弹出到通讯环外。实现如下,¶Stage D
最后一个阶段,要求
车
之间随机协商出一定数量的车
存活,剩下的自主“死亡“,比如一开始是 64 个,最终要求剩下 42 个。这个问题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是直接从 1 开始分配编号,按照编号顺序“死亡”就好啦,但是我觉得这个方案无法体现
随机
。通过分析,这个类似于现在大火的
区块链
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即分布式节点如何达成共识,解决方案也是一样的:共识算法。推荐观看李永乐老师:拜占庭将军问题是什么?区块链如何防范恶意节点?
¶共识算法(Consensus Algorithm)[1]
在这里我们仅利用共识算法的思想(不解决恶意节点问题),利用时间戳达成共识。
在
车
与车
的通讯过程中,我们约定以下原则:Vehicle_No
数组,Target_No_of_Elements
数组长度和Vehicle_List_Update_Time
上一次更新时间。车
一直都能接受和发送信息。车
都把自己的编号放到数组的第一个位置。车
接收到的信息与自身存储的信息不同(数组长度不同,或者上一次更新时间不同),那么按照下面的规则确定保留哪个保留数组更长的那个
选择上一次更新时间更早的那个
Vehicle_No
数组中,若不在并且仍有空间,那么就把自己的编号加进去。Confirm_Time_Interval
秒后,如果数组已满并且自己的编号不在里面,那么该车
就不能再去加能量了。经过实验,在 64 个
车
,缩减到 42 个的情况下,Confirm_Time_Interval
设置为 1 秒就可以满足要求。¶结果[2]
¶截图
¶Stage A&B(
Single_Globe_In_Orbit
)¶Stage C(
Random_Globes_In_Orbits
)¶Stage D(
Random_Globes_In_Orbits
)¶感谢
感谢所有在作业中帮助过我的同学,辅导员和老师❤️。
共识算法: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sensus_decision-making ↩︎
测试平台: 笔记本 Intel I7 处理器 @ 3.43GHz,16GB 内存。因为我是用 Python 编写测试脚本,通过识别当前程序线程数量来判断
车
的数量的,所以测试结果可能不准确。 ↩︎@@ -218,7 +218,7 @@ 文章字数 - 2.3k + 2.4k diff --git a/tags/Markdown/index.html b/tags/Markdown/index.html index c024027..e4f9c80 100644 --- a/tags/Markdown/index.html +++ b/tags/Markdown/index.html @@ -130,7 +130,7 @@ animation-duration: 2.8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56),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img/workaround.jpg);">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20200907211531-1599484533.png);">
diff --git a/tags/Open-Source/index.html b/tags/Open-Source/index.html index 10da3c8..aa0fe2e 100644 --- a/tags/Open-Source/index.html +++ b/tags/Open-Source/index.html @@ -130,7 +130,7 @@ animation-duration: 2.8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56),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2020-02-03-windows-package-manager-scoop/cover.png);">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neofetch-1599485622.png);">
diff --git a/tags/Others/index.html b/tags/Others/index.html index bd67a00..3c6e85b 100644 --- a/tags/Others/index.html +++ b/tags/Others/index.html @@ -130,7 +130,7 @@ animation-duration: 2.8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56),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2020-01-06-hello-world/cover.jpg);"> + url(/img/cover.jpg);">
@@ -307,7 +307,7 @@
@@ -364,7 +364,7 @@
diff --git a/whoami/index.html b/whoami/index.html index 26289dd..a9a1d57 100644 --- a/whoami/index.html +++ b/whoami/index.html @@ -60,7 +60,7 @@
¶关于我 Who am I
欢迎来到我的博客, 我是DavidZ,
diff --git a/windows-package-manager-scoop/index.html b/windows-package-manager-scoop/index.html index a83affd..60e2c32 100644 --- a/windows-package-manager-scoop/index.html +++ b/windows-package-manager-scoop/index.html @@ -86,7 +86,7 @@ animation-duration: 1.2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65),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2020-02-03-windows-package-manager-scoop/cover.png) ">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neofetch-1599485622.png) ">目前澳国立高级计算专业留学党一枚,喜欢编程,Python 爱好者。
@@ -210,23 +210,23 @@ scoop list
¶adb
有的时候连个安卓手机就需要这个东西,虽然我不做安卓开发,但是我玩过微信跳一跳呀。
¶bat
-
+用于代替 cat,带行号,带高亮,可
tail -f
。¶cpu-z
-
+著名的 CPU 信息查看软件。
¶fiddler
著名的抓包软件,大学机考神器(CCTR-E 的题目和答案一起传输,哈哈哈)。
¶figlet
-
+把字符串改成字符串图像,还有好几个主题,现在知道那些文档的开头是怎么生成了吧😄。
¶git
什么,你没听说过 git !!!,右上角,再见😢。
¶motrix
-
+使用 Electron 开发的 aria2 GUI 客户端,可惜不能指定 aria2,只能使用自带的。
¶neofetch
-
+当你想截个屏,展示一下你的 Terminal 又不知道放什么内容时,就它了。
¶psutils
Scoop 同开发者开发的一系列 PowerShell 工具,我就说 PS 在国外还是很火的吧。
@@ -245,7 +245,7 @@ scoop list带边缘检测的强大截图软件。
¶spacesniffer
-
+想知道那个文件夹占用了你的 C 盘最多?
¶teamviewer
在山威如何快速获得妹子的 QQ,微信和手机号?加入极客鸟,用 Teamviewer 帮妹子修电脑吧。
@@ -254,17 +254,17 @@ scoop list¶win32-openssh
微软已经把 ssh 迁移到 Windows 平台上啦。
¶winscp
-
+图形化管理服务器的文件。
¶软件结构
-
+虽然结构还是很清晰的,但不得不说,这几个名字起的太谜了。
¶apps
这个目录下面时所有安装的软件包。每个软件包都是这样的,
-
+每个 app 的 current 都指向最新的那个文件夹。
¶buckets
-
+这个目录下是所有安装的源。
实际上每个源只是一个单独的 git 仓库,仓库里面有该源的所有软件包的信息文件。Scoop 依照这个信息文件安装配置软件包。
比如 7zip 的,
@@ -338,7 +338,7 @@ scoop list @@ -360,7 +360,7 @@ scoop listDavidZ
凡事都要留几分diff --git a/write-latex-report-with-markdown/index.html b/write-latex-report-with-markdown/index.html index 714a2d6..6d6c3fd 100644 --- a/write-latex-report-with-markdown/index.html +++ b/write-latex-report-with-markdown/index.html @@ -86,7 +86,7 @@ animation-duration: 1.2s; background-image: radial-gradient(ellipse closest-side, rgba(0, 0, 0, 0.65), #100e17), - url(//davidz.cn/static/blog/2020-02-12-write-latex-report-with-markdown/cover.jpg) "> + url(https://davidz-blog.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g/Eisvogel-1599485385.png) ">
@@ -168,7 +168,7 @@ Markdown 实际上和 HTML 是“近亲”,你甚至可以直接使用 HTML
¶Markdown 编辑器
下面这俩我都有,看心情切换😄。
¶选项 1: VSCode
-
+微软出品,宇宙最强 IDE
Visual Studio
的“弟弟”,宇宙最强编辑器。官网|Github下载安装包,双击安装即可。
虽然
@@ -179,7 +179,7 @@ Markdown 实际上和 HTML 是“近亲”,你甚至可以直接使用 HTMLVSCode
原生支持 Markdown,但是下面这几个属于增强型插件:Prettier
,格式化 Markdown 代码(强迫症专属)。¶选项 2: Typora
-
+写作体验一级棒👍。
官网下载安装包,双击安装即可。
¶Latex Engine
@@ -297,7 +297,7 @@ if __name__ == "__main__":以及 Citation Style Language(.csl)文件来指定你想要的引用格式,比如 APA,MLA,Chicago,Harvard 或者国内常用的 GB7714-2005,可以从citation-style-language/styles下载。
在文中用
[@vinyals_show_2015]
对应引用源即可实现引用自动生成,十分方便。¶Pandoc Theme: Eisvogel 主题
-
+这个是我找到的计算机专业风格的论文/报告/书籍/幻灯片的开源模板,对于我来说是真的很合适了,美观,简约又专业。
Github Release下载,放到指定路径,就完了,很简单。
¶配置
@@ -368,7 +368,7 @@ reference-section-title: References @@ -390,7 +390,7 @@ reference-section-title: ReferencesDavidZ
凡事都要留几分